9月15日,記者從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國家文物局委托省文物局日前在該市召開屯溪鎮海橋修復設計方案評審會,并原則通過。屯溪鎮海橋修復設計...
9月15日,記者從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國家文物局委托省文物局日前在該市召開屯溪鎮海橋修復設計方案評審會,并原則通過。
屯溪鎮海橋修復設計方案由安徽徽州文物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大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此次專家組評審由東南大學中國古橋研究所、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冶建研院檢測中心、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專家組成。專家組經現場勘測、聽取匯報后,認為鎮海橋修復設計方案調查研究深入,設計思路清晰,原則通過該方案,并建議修復工程堅持原工藝、原材料,盡量保證文物的原真性;橋體砌體采取古法砌筑;適當抬高橋面高程,恢復原橋頭臺階;對橋亭的恢復進行研究。
屯溪鎮海橋為6墩7孔石拱橋,跨立率水、橫江交會處,連接屯溪老街與黎陽老街,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明代,曾歷經數次水毀和修復,今年7月7日再次被洪水沖毀。隨后,黃山市第一時間作出修復鎮海橋的決定,并向國家和省文物局匯報。洪水過后,黃山市組織專業力量全面搜集鎮海橋文物相關資料,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科學制訂修復方案,并對鎮海橋橋墩區域、河道等散落構件和石料進行精心打撈歸集。(記者 吳江海)